近年来,自治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厚植成长沃土,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双创”舞台放飞青春梦想。
■越来越多大学生成创新创业生力军
1年前,毕业于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的何林成立了新疆林禾原创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设计、创作具有新疆元素的文创产品为主。短短1年,该公司就从成立之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20多人,实现营业额126万元。目前,公司已经开了4家实体文创店,搭建了官方网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营推广产品。
何林创业之路并非偶然,在她看来,这得益于自身努力和学校创建的浓厚“双创”氛围。“在校时,学校就专门为我们大学生创业设立了众创空间,解决了办公场地,提供了创业指导。”何林说,这些扶持对初创团队的作用特别大。
与何林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成为我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近年来,自治区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投入600万元资金,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形成了校级、自治区级、国家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2015年至今,全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国家级项目1197项,自治区级项目1760项,已有1.5万名师生参与该项目。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办好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疆赛区比赛为品牌的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先后有5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大赛与我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访惠聚”等重要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在智能农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成果。
■产教融合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5月26日,记者走进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我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每个创客工作室里,都是忙碌的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企业实习期间我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还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对接自己的专业,申请了‘智能LED灯光音乐控制系统’国家专利。现在,我们公司的产品已经有了订单。”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王一杰说。今年4月,他刚刚成立了一家公司。王一杰告诉记者,正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教育机制,点燃了自己的创业梦。
同样,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作为新疆高职院校中首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成立之初就把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念融入到基地发展的全过程。一方面引进来,把与学校专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吸引到基地里来;另一方面走出去,将有想法的创意具体化,从图纸、样品变成商品,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目前,该基地已有孵化企业和创客团队60余家。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孵化基地给学校带来最大的变化是校企真合作、产教真融合。
据了解,目前,我区已初步确立自治区高校科教融合体系,高校联合企业、行业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基地125个,各级各类创客空间达到32个。其中,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红湖青创众创空间、新疆财经大学逐梦创客孵化器、新疆农业大学众创空间等高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现已入驻百余个创客团队。
■线上线下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从学生一入校,我们就在入学教育中进行创新创业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中耳濡目染,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新疆农业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海拉提·艾尼瓦尔说,从大一起,学校便开设了职业发展课,大二开设创业教育课,在大三、大四第一学期安排就业指导课。同时,该校还编写了相关教材,线上线下分阶段、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覆盖了全体学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我区11所本科高校均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课程,全区已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达58门,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4门。近3年,我区高校共有近万人次参加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
创意想法要成为创业成果,除了学生要学,还要有一支具备创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的教师队伍。为此,自治区不断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区高校培育、建设一支由专职教师和企业、行业等部门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我区11所本科高校中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108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188人、兼职导师230人。同时,每年还举办自治区高校创新创业导师训练营,不断壮大创业师资力量。(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