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人文学科的教育与教学分享——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第三十六期青年教师沙龙活动

来源:   信息日期:2025-03-28 23:36:2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回应数字AI时代的技术之问和人文之思,用AI赋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推动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双一流”建设。3月27日,教学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文艺评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基地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光华开展“AI赋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沙龙活动。活动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宁文晓副院长主持。

林光华老师以《AI时代的人文学科教育与教学分享》为题,从技术批判、教育实践与哲学反思视角系统剖析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和人文领域的双重冲击。教育领域内,AI工具如Deepseek虽能辅助研究,却暴露机械“伪逻辑”缺陷,虚拟教学与算法评价消解师生互动温度,劳动替代危机威胁人文价值,直指“人文教育何以坚守人性底线”的核心命题。通过东方传统智慧与西方技术批判理论的融合,共同构筑抵御技术异化的精神基底。人文教育需融合自由、社会与进化人文主义,通过通识教育与学术转化,推动东方智慧参与构建人本主义技术伦理。

最后,林老师与参会教师就AI与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探讨交流。林光华老师的沙龙分享,为AI时代的人文危机提供了跨文化的解决方案。人文教育须从“知识传递”转向“人格培育”,通过“俗我-真我-觉我”三重境界的融合,培养兼具技术理性与人性温度的“完整的人”。这一路径不仅为个体对抗异化提供思想资源,更启示文明存续的方向,即东方智慧所蕴含的整体性思维与伦理观,为构建人本主义技术框架提供了关键启示,使人性价值在AI时代得以延续与升华。

来源:教学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院